文/张娜
受朋友邀请,我随世界梁氏宗亲总会考察团到蛟龙转鼓的基地乾县王村镇大王村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蛟龙转鼓。
我们一下车,就被“咚咚咚”的鼓声吸引。随着鼓声,我们来到大王村村委会的院子,一群孩子正在敲鼓,这里摆满了大小不一、鼓身镌刻有蛟龙样式花纹、鼓皮上绘有八卦太极图的鼓,他们说,表演时,鼓手常有围鼓敲击跑转的动作,故称“蛟龙转鼓”。大王村是乾州蛟龙转鼓的传习基地。目前,第六届蛟龙转鼓研习班已成功举办。
表演乾州蛟龙转鼓的队员,除了老一辈艺人,大都是往届和第六届培训班学员。他们精心准备着头饰、服装、道具,演员们忙忙碌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们对艺术的崇尚、敬畏和热情。一场精彩表演正在酝酿。
一些还在牙牙学语的两三岁孩童,也跟着凑热闹,即使够不着大鼓,也要学着大孩子的样子敲鼓。看着他们那天真烂漫的面孔,稚嫩的眼神,搞笑的动作。让我觉得,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个个对鼓舞艺术充满热情,归根结底,除了有艺术细胞,再就是从小耳闻目睹的结果。他们浑身散发出对打鼓的渴望,从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着对打鼓的热爱。
震天响的鼓声吸引来周围的大人和小孩,妇女们或是抱着孩子,或是牵着孩子的手,还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中年人、青年围满了整个村委会的院子。现场的观众、考察团人员都被这种场面所震撼。
民间鼓舞蛟龙转鼓,表演团队着装统一,大概有一百余人,指挥站最中间,号手站立两旁,多面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锣居中后排,钹分立左右两侧成月牙形。鼓手们边鼓边舞,连转带跳,人绕鼓转,鼓绕铙转,时而围鼓转击,时而敲击鼓帮,时而双槌击,或是异地跳或原地跳,在鼓阵中你追我赶,充满活力。他们举棰亮钹,左旋右转地变化“一字形”“月牙形”“五角形”等鼓阵,让人眼花缭乱。据说还有坐鼓的表演形式。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一边跳一边敲鼓的民间艺术。从表演的方式来看,正应了不同地域造就不同的艺术形式。眼前的表演场面气势磅礴,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蛟龙转鼓把鼓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特点显现得淋漓尽致。既可以聆听到震撼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体会。
看到他们打得铿锵有力,活灵活泛,变幻莫测,一时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就问几位敲鼓的大姐鼓的打法,她们告诉我鼓、钵、锣的打法,就统统试了一遍。果然有种力量令人精神愉悦,有种激情穿透全身的感觉。
对于秦人秦鼓的彪悍飒爽,颇感震撼,这种震慑力直入心弦,这大概就是这种民间鼓舞艺术的魅力所在。蛟龙转鼓也称“凯旋鼓”,整个鼓舞的热烈欢快和磅礴的气势,充分体现了中国鼓文化粗犷、豪放的和秦人秦鼓的剽悍风韵。
考察团和观众们看完乾州蛟龙转鼓的精彩表演,都被大气磅礴的鼓舞所深深震撼,大家意犹未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世界梁氏宗亲总会考察团的成员说,他们一定会把乾州蛟龙转鼓这么好的民间鼓舞艺术通过视频、文字等方式广泛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蛟龙转鼓、爱上蛟龙转鼓。梁氏宗亲总会会长梁诚威为梁氏老祖先留下的这种民间鼓舞艺术而感到自豪,欣然题写“蛟龙转鼓震寰宇”字样。
乾州蛟龙转鼓省级非遗代表性传人吴创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蛟龙转鼓的发展史。他说,据大王村梁氏家族族谱佐证,乾州蛟龙转鼓源于明朱元璋时期,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乾县王村镇梁氏先祖梁忠在朝廷里为宦官,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他在古稀之年告老还乡,将这种鼓舞艺术带到民间,亲自传授给梁氏家族子弟,从此当地就有了蛟龙转鼓这种表演,并以王村镇大王村为中心,世代相传。
“近年来,传习基地不断激活乾州蛟龙转鼓文化艺术活动新形式,并与村民生产、生活、闲余时间紧密结合起来,让村民广泛参与起来,受教于乐又受益于乐。他们还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得以传承。同时,大力发展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人到大王村参观访问。”乾州蛟龙转鼓协会会长、大王村党支部书记梁党通说。
四百余年来,乾州蛟龙转鼓这一民间鼓舞艺术、非遗瑰宝,经过历代艺人继承和发展,成为陕西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曾多次赴各地演出,广受好评。蛟龙转鼓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组稿件来源于《视界观》杂志第97期“曲艺平台”,《视界观》杂志第97期于2021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