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渐加快,乡村中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朝着城市中国进发。有关部门曾做过统计,我国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
延安也不例外。据延安市委办调研组统计,过去五年,全市消亡的自然村数量达到1059个,而且消亡仍在继续。没有人能说得清,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但与此同时,选择了离开故土的那些农民,却发现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在城里扎根并不是那么容易。进城的梦想要变成现实,要走的路还很长。
1、5年消亡1059个自然村,南北差异明显
寨子河村是延长县安沟乡黄古塬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2013年夏天的暴雨灾害,让村民的窑洞多数受损。由于村子位于山坡之下,为了永绝后患,寨子河村与黄古塬村合并,并在黄古塬村为受灾村民辟地新建住宅。
换句话说,寨子河村消亡了。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孤例。在延长县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呼富强的办公室,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注有这么一句话:2013年已消亡71个自然村,2014年即将消亡66个自然村。
一个县一年就消亡了71个自然村,一个市又如何呢?
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短短5年时间,延安市原有自然村逐步消亡1059个,人口流失在5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2594个。从统计数据分析,延安市自然村消亡具有显著的南北差异性,北部县区自然村消亡的情况要远大于南部县区。其中,吴起县五年内消亡的自然村数量达到781个,人口流失一半以上的自然村数也超过900个。而反观地处南部县的洛川、宜川两县,连续五年都没有一个自然村消亡或者人口流失超过50%以上。
“有这么多自然村消亡,我们也感觉很吃惊,原来真的没想到。”延安市委办综合三科一名参与了此次调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针对自然村消亡现象,调研组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到立地条件、农民自身发展需求、比较利益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立地条件来讲,延安市北部县区农村立地条件较差,很多自然村都处于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狭窄拐沟、偏远深山里,交通不便,人均耕地较少,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依靠土地和传统农业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由于小城镇建设、移民搬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因素,使许多农民告别故土,迁到城镇社区和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原有自然村因逐渐无人居住而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