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咸阳日报记者 薛璐)2013年5月1日,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天,在《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二周年、同样也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了位于礼泉县药王洞的咸阳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体验和感悟这里的劳动者们的工作和生活。
上午7:45分,旭日唤醒了清晨,刚到达医院,一进门就看到一个慈祥地中年男人站在门诊大楼前,于是误打误撞地问了一句,“院长办公室怎么走?”,不料回复竟是:“我就是院长张玉平”。尴尬的打过招呼后,随即表明来意,张院长说:“你们要采访,我得安排两个工作人员保护你们,因为我们这里的个别患者有幻听和妄想症,所以很可能会思维不受控制出手伤人。”
“你们一定要记住进病区后,要背贴着墙走,时刻小心。”张院长叮嘱完,我们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往6楼四病区。一路走来,直观地感受是这里与其他医院有很大差别,没有熙熙攘攘的排队,没有嘈嘈杂杂的叫号。整个大楼里,没有人大声说话,仿佛在这里,疾病让整个世界都变得静悄悄。
张芝娟:因为他们是病人,因为这是咱的工作
一把锁子,一道铁门,将病人和外界就此隔开,这么近却那么远。在铁门的这头,我们认识了陪伴铁门那头病人二十年的张芝娟,四病区护理部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
8:00整,我们跟随张芝娟进入病区。门刚一打开,大多数病人都蜂拥至门口,用一种探寻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这几个新面孔。医院工作人员赶紧进行人群疏散,但作用不大,他们依旧像孩童般跟着我们。
发药、铺床、剪指甲、刮胡子、洗头发……张芝娟每天反反复复做着这些不复杂但很繁琐的工作。“我们的病人和其他医院病人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做的都是生活护理的琐碎事情”,张芝娟一边换床单一边跟我们说话,“只要他们不发病的时候,就可爱的跟个小孩子一样让人心疼。”
“快起床,快起床”,走进另一个病房时,有一位患者还在睡着,张芝娟大声喊道。就这样,当所有病房都收拾的差不多时,张芝娟又要开始检查大家的指甲是否需要剪了,胡子是否过长了。
张芝娟有个特点,就是爱笑。她回忆自己怀孕八个月被一个想要逃跑的病人撞到在地时的情景,也是笑着的,“当时,我是去给探视病人的家属开门,没想到一个病人从墙后面突然冲出来想要逃跑,直接就把我撞到在地。那一刻我最担心的是我的宝宝好着没?后来在同事的帮忙下,把我送到县医院,还好医生检查说一切都好。我悬着的一颗心才落地。”
“就因为这事,我老公非要让我辞职,我不愿意,只能跟他说,他们是病人,他们也是因为病情的折磨才会这样,他们比谁都不幸,这是咱的工作,咱不做总要有人去做。”
就是这一句“因为他们是病人,因为这是咱的工作”,让张芝娟一坚持就是二十年。“其实我们每个护理人员,背后都有许多辛酸的事。有的同事为了给病人喂药,手指头被狠狠咬住不放;有的同事被病人拿刀夹在脖子上,现在都吓的在家休养;还有同事眼睛被病人打破,一缝就是七八针的……但是只要一想到这个病给病人带来的不幸,就唤起了大家的怜悯之心,那些个委屈也就会淡化了。”
“我们的工作经常是一身汗水,两眼泪水,满腹苦水。患者不理解不配合,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患者家属和社会上人的不理解有时候真是让我们觉得委屈……”健谈地张芝娟仿佛有很多话要说,但却最终哽咽。
王晓社:工作30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同情患者
10:30分的时候,病人的护理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于是我们出了病区来到医生办公室。两张大桌子拼在一起,四个医生两两相对而坐,全都俯首趴在桌子上写着字,有点像正在考试的学生。办公室里有个小套间,王晓社,四病区的主任,同样也伏案在写着什么,像是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
“5个大夫,管理着病区60多个患者。我们没有电脑,病历还没有电子化,都是纯手写,所以医生每天交接班、查完房后,忙忙碌碌的就开始填写医嘱单,调整或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有新收治的病人,还要完善其他医疗文件的书写等等。”王晓社不愠不火将医生们的工作慢慢道来。
王晓社说,自己一毕业就被分配到这里,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当时还年轻,同行或者同学一问,知道自己在精神病院上班,就会笑着说他,“你怎么就被分到那了呢?”。“所以,从内心讲,我一开始并不爱这份工作,因为我觉得社会上的人对我们有职业歧视。”
“二、三年以后,我开始慢慢接受了,因为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把有些病人治好了,家属万分感激,就是这份感怀之心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成就感。”
正说话间,从门外走进来一位年纪大约六十岁的阿姨,一听说在采访王晓社,就一个劲的开始说王大夫为人如何如何的好。阿姨说自己是泾阳县太平镇人,之前带孙女来看病,丢了1500块钱,回家后才发觉。赶紧打电话给另外一位姓何的大夫,没想到刚好王大夫就在电话旁边,说他捡到了,最后还给了自己。“那不是一百块钱,而是一千多块钱,他连动都没动就还给我了,我们家里人要请他吃个饭,他死活不去,后来村里有亲戚朋友知道后,还给我们装了些核桃让给王大夫送来。”“核桃我收了!”王晓社爽朗地笑着插了一句话。“不过王大夫还是把核桃放在科室里,让医生护士门都来吃。”淳朴的阿姨对王晓社的举动甚是敬佩。
当提到有没有让他记忆深刻的人或事时,王晓社双眼微微泛红地说,“病好出院的我反倒不记得了,我始终记得一个姓庆的病人,因为我没有给他看好,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遗憾。”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工作三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同情’”。然而也正是因为与精神病人三十多年来的相知,所以才锻造了王晓社这一份慈悲之心。
张玉平:希望社会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精卫人”
11:45分,给病人发完饭的医护人员才陆续开始吃饭。
下午2:30的时候,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张玉平院长。张玉平和王晓社一样,同样是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这里。
1985年参加工作,从一个一线大夫到病区科主任,再到病区主任、医务科长、副院长,直到现在成为院长。张玉平感慨,“我们精神病护理工作真的是个同行“不愿做”,患者“不感恩”,家人“不放心”,社会“不理解”的特殊岗位。”
“我们医院有个口号,说出来你们估计都会笑,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嘴’,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时常会暴躁或者不配合治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打骂或者纠缠我们医护人员,这也是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和其他医护工作者比起来的最大不同之处。”谈到精神病医护工作的特点时,张院长说。
2013年,国家投入2400万元、省上投入300万元,咸阳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新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整个社会对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增强。“精神卫生事业整体发展是向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个‘病耻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上班。”张玉平用手抓了下自己的头发继续道,“就拿陕西省大学生万人计划招聘来说吧,前年我们医院报了3个招聘名额,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去年我报了5个名额,也是没人搭理;看着我们这一批在岗人员年纪越来越大,即将要退休,却没有人来接替,有时候真是头疼。”
其实,战斗在精神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就犹如田野上平凡的一株小草,但却需要具有上古传说“精卫填海”的大爱精神,不轻言放弃。“希望社会能更多的关怀和关爱精神病人,不要让这里变成被遗忘的角落,也希望社会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精卫人”——所有为精神卫生事业而工作在一线的人。”张玉平长长舒了口气说。
【采访小记】:
疾病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恶的存在,让人失去健康、失去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失去自由,乃至最终失去生命。精神病医院总被人认为充满恐怖和伤心,令人生畏。经过整整一天的采访下来,我却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这里更多存在的是医务工作者对病人的包容与爱。这里更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船上载着一群特殊的人群,而这里的医护工作者们努力所做的正是将这群人摆渡至正常生活、社会的彼岸。张芝娟、王晓社、张玉平,他们只是诸多医护工作者的微小缩影。
然而,这些医护工作者们也是需要关心和关注的。《精神卫生法》第五章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医者仁心,仁心为船,共渡彼岸,希望,同在一片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