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陕西矿产资源开发不可“任性”

www.xibuxinwen.com.cn(2015-05-0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韩丹)近日,按照陕西省打造绿色矿业、节约和资源利用型矿业的开发战略,该省在普遍调研全省矿产资源分布、矿产开发、矿业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开始就打造绿色矿业、实施矿业环保工作进行部署。西安市首当其冲,围绕“中国后花园”秦岭北麓,实施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开始整治秦岭北麓矿山违法勘查开采行为。据悉,西安市此次专项整治将分3个阶段进行,近期为2015年底前,将全市矿权数量减少到45个以下;中期是2016年底前,将全市矿权数量减少到28个以下;远期到2020年底,全市矿权数量将控制在17个以内,比2014年减少72%。安康、汉中等地区也开始行动,向无证开发、野蛮开发、低水平开发、破坏性开发宣战。

资源利用方式过于粗放

陕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各类矿产有75种,各类矿山企业3977个,矿石年生产总量1.27亿吨。这些丰富的矿产主要集中在广袤的秦岭山区和陕北地区。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铁、锰、金、铜、铅、锌以及冶金辅料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但由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产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矿产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布局,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矿山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落后,市场适应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矿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矿业及其相关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矿山及其相关工业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产能规模难以扩大,生产能力难以提升;传统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没有大的突破和改观,经营管理不善和生态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矿产开发中的加工利用环节薄弱,矿产品附加价值未得到充分开拓利用。矿业生产以原矿采掘为主,年产矿石总量中,原矿及初级矿产品占80%,矿产产业链尚未形成,矿业经济未能形成规模经济和总体效益;矿业权市场尚未建立,商业性勘查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地勘项目登记范围过大而勘查投入不足,地勘工作进展缓慢,勘探期过长,致使采矿权无法进入市场进行“招、拍、挂”。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陕西省矿业权市场的发展。

将采取最严格的环保和资源节约政策

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矿业开发深度结合,使矿业开发取得显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矿业发展结构调整提高、环境改善,并成为振兴陕西的新经济增长点?陕西省明确提出了在未来5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矿业绿色发展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同时,该省大力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打造绿色生活空间,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美好家园。该省将生态美作为陕西战略任务提升到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采取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政策,为秦岭矿产资源科学开发、生态环保进一步提升做出了许多政策性规定。在秦岭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陕西省开始严格审核矿权设置,严格控制矿权数量,严格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尽快解决矿产开采中违法违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对秦岭地区所有矿山分地区进行专项整治。该省规定秦岭的嘉陵江、汉江流域,秦岭北麓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沿山面坡及交通干道可视范围内,减少并尽快做到完全停止矿山开采活动;对其他方面现有的矿山,按照矿业开发和矿业环保政策要求,通过关闭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等方式,把矿山数量压下来,积极稳妥推进矿山整治。陕西省还将对严重违规和需要取缔的矿点做到“六到位”,即相关证照注销、吊销到位,生产设备、设施拆除到位,从业人员遣散安置到位,废石废渣清理到位,重大安全、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到位,生态环境恢复到位。

整治不是全部关闭而是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宓维新表示,矿山整治不是立即将矿山全部关闭。建筑石料类矿山对支撑城市建设、满足基础设施和建筑市场的需求必不可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阶段还有必要保留少量矿山。按照方案,2015年底前,违法勘查开采行为全部取缔到位;2018年底前,探矿权全部退出;到2020年底前,将采矿权控制在17个以内,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全市矿山数量比2014年减少72%。整治范围从采石矿山扩大到包括金属类矿山在内的所有矿山,且提高了矿山设置门槛,旨在将矿山数量逐步减少,对保留的矿山要做到开采方式科学、生产工艺先进、企业管理规范、矿区生态环保、矿区社会和谐,达到国家“绿色矿山”的标准。今年初以来,陕西矿业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大,矿业整治措施严厉,治理责任进一步落实,使得全省矿业胡干、乱干的现象开始减少,矿业开发治理整顿开始有明显好转,绿色矿业开发开始成为陕西矿业发展主流。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