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人闲聊,听说镇安县庙沟镇五一村,有个女农民叫杨大青,在政府未拨一分钱的情况下,自已出资将原来被水毁多年只有8.8亩的河边地,现整修为近20亩的河湾地,出于好奇,记者便驱车实地采访。
见到杨大青时,她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她身高1.5米左右,面黑体胖,说话粗犷而实在。她耳聋,记者打手式并高声说明来意后,她便与记者聊了起来。记者得知她家共有4个孩子,她生于1961年为老大,下边有两弟一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凭工分分粮,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上学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她上到小学二年级便被迫辍学了。
杨大青告诉记者:“我娘家在本镇蒿坪村,1981年刚满20岁的我,便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本镇五一村比我大4岁、生于1957年的老实人侯饮玉。婚后有了一双儿女,家境还是十分贫寒。1998年儿女稍大时,我便办了一个小杂货店,从此日子才一天好似一天。”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早在前3年,我看见门前的河边地年年被洪水冲毁,便有了整修的想法,也曾向镇上梁书记说过几次。去年冬天,村干部侯某先后3次来我家,让我把大门下边多年水毁河边地整治开发一下。我说没钱,他说可以让包工队承包工程的人先垫付机械费、油钱,随后争取了资金再全部给我解决。我这个人是急性子,说干就干,便立即叫来挖掘机,挖通了堵塞的河道,深挖了河坎根子。接着拉来石头、沙料、水泥,又叫来工人,先砌了长约500米的河边石坎,接着又拉土填平了水毁地面。后来我听人说,前不久村干部侯某还领了不知哪里的领导去看了几次。如今眼看工程竣工,我的小店多年积蓄也花完了,还欠了许多外债。我前去找他时,谁知他却一口回绝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睛湿润了,带着委屈和酸楚叹气道:“哎,为了子孙有地种,有饭吃,侯支书他否认了,我也要干到底,把地修好。”
听到杨大青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记者有些感慨:小流域治理,这是国家一贯重视,并扶持的项目。此项目理应得到村、镇,以及县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对这样具有倔强忍劲的农村干实事残疾妇女,对这样自费整修土地的人,应该把她树为典型、并表彰奖励,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来源:西安商报 2017-06-28 01:03 http://www.yybnet.net/(记者王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