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秋天的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一派丰收的景象:新修的底张公路边,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石榴咧开嘴露出诱人的果粒,花椒特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曹村镇邹村村主任卢继刚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等级低,路况差,去趟县城得半个多小时,还担心颠烂果子。今年新路修好了,皆大欢喜啊。”
截至去年年底,陕西省农村公路里程已达15.1万公里。在此基础上,陕西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推行“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越来越便利的农村公路改变了农村地区的面貌,提高了当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两个纳入”夯实责任
目前,陕西已经建立起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每年省级财政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5亿元以上,市、县两级财政足额预算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2.8亿元,县级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纳入财政供养。以上三个渠道每年安排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9.3亿多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财政投入机制基本形成。
2013年,陕西省公路局推行“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农村公路养管经费和建设投资规范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即“两个纳入”。当年,全省104个涉农县区中,99个已实现农村公路“两个纳入”,各级政府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不断夯实。
向干线化“看齐”
针对农村公路投资不够、养护生产能力低等问题,陕西推行“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号召各级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学习规范、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和理念,积极引导干线公路的生产力量、资源进入农村公路。
各地市更新理念,分流资源,加大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强化管理,完善安保设施,实现路宅分离、路田分界,对平交道口、路肩、绿化及周围环境等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治理。一些地市因地制宜,探索出通村公路常态化养护的路子。
生财有“道”日子美
这几天,邹村村民卢进社开始盘算:家里10亩柿园今年可以收益6万元,玉米收割机也能挣不少……通过种植柿子老卢家致了富,早在2008年就盖了二层楼房、买了小汽车。目前,邹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为6500元,约30%农户拥有私家车。富平县全县柿子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鲜柿5万吨,年加工柿饼近万吨,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延伸到农业产业园区、畜牧养殖基地,现代化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服务业在农村遍地开花。
“十二五”期陕西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