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王志杰:茂陵,我今生为你守候!

www.xibuxinwen.com.cn(2014-12-09)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10月26日上午,茂陵博物馆,阳光暖暖地照在人们的脸上。

    陕西省十大新闻人物、农民书法家蒋普权和喜爱文物的志愿者从西安来到兴平,为茂陵博物馆送来了书法作品《西汉茂陵》、《景趣幽绝》和《茂庭熔千古 陵园铸春秋》。


农民书法家蒋普权(左起第四个)为茂陵博物馆赠送《西汉茂陵》、《景趣幽绝》等多幅书法作品 

  接待室里,74岁的老馆长、全国劳模王志杰向大家讲述茂陵博物馆发展的情况。身为咸阳武功人的王志杰说一口纯正的陕西话。当蒋普权介绍来宾时,王志杰站了起来,向每一位被介绍到的人微笑致意。在来宾代表发言时,他依然带着谦逊的微笑,静静地站着听大家的建言献策。听到精彩处,王志杰馆长专注地望着对方,频频点头。

  53年前,也是一个冬日,21岁的教师王志杰被调往茂陵担任管理员。从风华正茂到古稀之年,王志杰数十年如一日守着茂陵。在他的带领下,茂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仅有5.4亩的三间破瓦房变成占地面积616.94亩蜚声国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汉武帝建茂陵耗时53年,王志杰守茂陵到了第53年。今天,他依然壮心不已,为茂陵规划着更辉煌的未来。

有生之年要建成茂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4年6月5日,陕西省娄勤俭省长调研茂陵石刻保护情况

  “我们正在规划茂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果申请成功,茂陵的前途将是非常大的。我下决心要在我有生之年把这个拿下来。娄勤俭省长在茂陵视察时曾说,茂陵要融入汉代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像汉武帝出巡、霍去病战匈奴、司马迁写《史记》,这些故事情节都可以搞进去。娄省长说特别是霍去病征服匈奴的历史故事,可以搞一些大的景观、雕塑。”

  王志杰对茂陵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年5月,一匹汗血宝马被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汗血宝马是史书上的一种传奇,汉代被引进到中国,汉武帝曾为其发动过两次远征。王志杰说,未来的茂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将规划出汗血宝马展示区。

  “陕西有周秦汉唐四大文化体系。茂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成为汉代文化体系重要的展示区域。”王志杰坚定地说。

  作为茂陵博物馆的“掌门人”,王志杰一手抓博物馆的发展建设,一手抓经济。“有一次我到国家文物局汇报工作,他们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一年的门票收入有多少钱?我说两三百万。又问我拿这些钱都做些什么?我说发工资。国家文物局的同志大吃一惊,说工资要由地方财政拨发,这些钱要用于文物保护。可是地方财政紧张,只有多元化去拓宽文物展示的方法,才能将茂陵发展得更好。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农民的农副产品、工艺品都可以进来。”王志杰说。

有个老人出来问我干啥来了,我说看陵来了

  53年前,王志杰来茂陵的任务只是不让古陵墓遭到破坏。“当时对这个茂陵也不了解,兴平县文教局管人事的主任和我说,让我到这个地方来,说这里有一个帝王陵墓,旁边还有一个霍去病墓。陵墓上有很多石刻是很不错的。这个地方叫茂陵文管所(茂陵博物馆前身)。说是让我到这个地方去看墓子,把石刻看住,不要被人乱挖、破坏。”提起往事,王志杰馆长开心地笑了,那神情,这些事情犹如发生在昨日。


1981年5月1日,王志杰馆长在鎏金马清理现场照片

  “当时自行车特别少,我从兴平坐火车到茂陵站下车。因为说是我要自己做饭,我还背了一袋面。下车后天已经黑了。我问当地的老百姓,这里是不是有个茂陵文管所。他们说没听说过,但是有个帝王陵墓大得很,让我往北坡上直走。”

  来茂陵的那一天似乎刻在了王志杰心中,所有的细节他都难以忘怀,时常说着就不禁笑了起来。如烟青春往事由这位老人讲来别有一番岁月的沧桑味道。“走到坡上,月亮也上来了,月光下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没想到越走越远,走着走着就没有村庄了,只看到一片荒野。跨过一条沟,终于发现一个破旧的瓦房,里面的人点着煤油灯还没有睡觉。我敲门问路,他说你继续往上走,再一拐就到了。终于走到一个村子,后来知道这里叫道常村,村周围有几个大陵疙瘩,我向一个村民问路,他告诉我前面有三间瓦房就是茂陵文管所。我敲了门,有个老人出来问我干啥来了,我说看陵来了。”

  这位即将退休的看门人,看到来了一位“秀才”来看管茂陵,热情地安排王志杰住下。“他说你来了先睡,第二天早上再给交代事情。那一晚我睡下之后,半夜想上厕所,出门一看,院子很吓人。到处都是大土包,大石头就在空中悬着。厕所也没上,我赶紧回去把门关上了。天亮后,看门老人给我拿来一搪瓷缸子水,说洗脸刷牙只有这些水可以用。问他井在哪里,他说院子有井特别深,需要两个人搅水。我说我是小伙子我一个人来搅。”

    苦读《二十四史》,看好陵墓就要好好学习

  最初来茂陵文管所的日子,王志杰也有过动摇。“我当初想,帝王陵墓肯定非常漂亮,就答应下来了。没想到来了后就是一个破烂的小院子,工作也没啥意思,觉得还不如当一个教师好。”因为饥饿和劳累,王志杰病倒了。一位要好的同学赶来看他,很不理解地问:“你那么有才华,与古墓打交道,为死人守灵,有啥前途?”


2004年10月20日,王志杰馆长、法国文物保护专家富昆聂先生在察看茂陵石刻风化情况

  就这样大概内心搏斗了20来天,参观者的到来使得王志杰坚定了留在茂陵的决心。“西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来了,他们参观时让我讲解,可是我只能简单地讲一点儿。后来美院雕塑系的学生也来了。有一位老师说‘学生们在茂陵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雕刻艺术,小王,你干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想既然老师能这么说,那这个地方就是值得看护的。”

  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请王志杰讲解。他下决心要把好好研究茂陵。除了文管所的一些资料外,王志杰买来了《史记》《二十四史》《汉书》,夜里,点上煤油灯,王志杰时常读书到天亮。王志杰发现,这里在汉代是槐里县的一个乡,叫茂乡。汉武帝把陵墓修在了这里,就改茂乡为茂陵,并且从槐里县分置出一个茂陵县。“历史学家司马迁还在这里写过《史记》,从而激发我看好陵墓就要好好学习。到了暑假,每天来四卡车学生,他们在院子里排着长队,我一个人声音太小,就找来一个二手大喇叭讲。对这个地方越来越有感情。”王志杰笑着说。

  没有人参观的时候,王志杰就看书、打扫院落、开荒种地、栽花种草。他还利用院内的零星边角地,种植经济林木。两年时间,他为茂陵文管所收入2万余元,他还将自己两年期间开荒种地打下的800斤小麦,以文管所的名义,全部给当时的兴平县粮站交了公粮。

  后来为了绿化茂陵,王志杰又发动茂陵学校的学生,每年三月份在汉武帝茂陵和卫青、霍去病墓等陪葬墓上种柏仔。今天的茂陵及陪葬墓绿树荫荫,王志杰当年种下的树木依旧苍翠欲滴。

母亲说我儿子是给皇上看墓子的,离不开

  时代的风雨吹打到了茂陵。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物局下令茂陵文管所关门。“但是门关不住,一是还有很多人来参观茂陵,更重要的是武斗开始了。”1966年6月初的一天,一群从四川串联到陕西来的红卫兵打听到霍去病墓前有一批巨大的石刻怪兽,他们冲进茂陵,高喊着要砸烂这些封建帝王留下的“石马怪兽”。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王志杰把头一伸,冲着红卫兵高喊,要砸就先砸他的头。


2013年11月19日,王志杰馆长在留位村十月古会上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常识

    这些红卫兵悻悻然走了,又出现武斗双方在霍去病墓上架大炮。“这些石刻怎么办?我叫人打土坯,用土坯把石刻围起来。文革结束了,茂陵的文物完整无损,还收集了群众交来的文物52件。1976年7月,“文革”后全国第一次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在茂陵召开。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在全国文博图学大庆会议上讲:“王志杰保护茂陵石刻,给人民立了一功。”王志杰说。

  王志杰发现,要保护好文物必须发动起群众。“我和农民打成一片。文革结束后,兴平公安局给我配了一辆旧自行车,我骑着自行车用筐子装着文物到田间地头、农民家里去。我一件件给大家讲解,告诉大家不能破坏文物,发现文物要上交。在我们没有宣传前,农民从地里挖出东西,认为是不祥之兆。他们把陶罐、陶人当作鬼物砸了。我讲了之后,农民平地时发现东西不仅不砸了,还马上叫我过去。”

  文物保护起来了,茂陵发展好了。顾了大家难免忽略了小家。53年来,王志杰没有节假日,即使是春节也留在单位值班。王志杰自责地说:“我这个人家庭观念比较淡薄,3个孩子都没有抱过。好在家人都理解我,我们的关系也都处得很好。我爱人是农村妇女。我给她说你把地种好,我把经济管上。老母亲70多岁时来茂陵和我一起吃住,母亲活了106岁,她常说,我儿子是给皇上看墓子的,离不开。”

    对话王志杰

    和当地群众感情很深,每家都去吃过饭

  科教网:您说依靠群众保护文物,有没有出现群众发现文物不想上交的?

王志杰:茂陵附近的农民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还向全县发出倡议书,发现文物不据为己有。我来的时候茂陵只有20件文物,现在有5037件文物。农民将家传文物、土里挖出来的文物都交给博物馆了。所以说文物政策法令要向广大群众宣传,由他们来保护文物是最好的办法。

  科教网:所以说茂陵博物馆有目前这样的规模和附近群众真是分不开。

  王志杰:我们的感情很深,可以说每户农民家里我都吃过饭。有时我去开会,他们甚至要等我回来才交文物。开始大家是免费交,后来根据文物法令给上交文物的村民适当给予一些奖励。奖品有盆子、镢头、锨,还给大家发过毛主席语录、毛巾。因为和大家的感情,几次组织调工作我都没有去。1986年,当时的文物局局长和我谈话,让我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当馆长,我没有去,我在茂陵一辈子干好这一件事就行了。1995年省委组织部谈话让我到省上工作,我也没有去。(笑)。

  茂陵文物价值非常大,遗址遗迹有待将来开发。现在一个村一年只有500块钱扶贫款,但是大家自动把文物保护好了。每一块有陵墓的地主人是谁我都很清楚,我和大家说把地耕种好同时也把文物保护好。

  现在的文保小组力量很大。一个村一个小组,每组3到5人。大家基本上是义务来做。59个文保小组,288名文保通讯员。形成了群众性文物保护网络,村民发现问题马上汇报,博物馆是24小时值班。

  科教网:很多人说你以茂陵为家。家里人没有埋怨吗?

  王志杰:(笑)家里我管的比较少,但是孩子的学习安排我是很有原则的。三个孩子,大儿子今年50多岁,复旦大学毕业,学历史考古,是咸阳市博物馆馆长兼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二儿子是电影公司的副经理,第三个孩子是女儿,是一名医生。我对孩子的要求从不马虎,所以孩子们的政治素质相当高。组织和我谈,说你现在没有负担,继续留在博物馆挑起担子、培养人,说把人培养后你还是名誉馆长(笑)。我说无所谓,我给咱继续干。

人人平等,我也有卫生区要打扫

  科教网:我发现这么大的博物馆连干树叶都没有。

  王志杰:我们这里分工特别清楚,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领导不能特殊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卫生区,我自己也有花园、卫生区要维护、打扫。茂陵博物馆这没有一个杂勤人员、没有一个花工,都是我们的职工自己搞。我们茂陵博物馆在全省文博系统创四优、创佳评差活动,茂陵连续十年都评为第一名。

  检查卫生我们也有严格的标准。地平如镜,土块不能大于鸡蛋。篱笆没有枯枝枯叶。所有上班人员每天坚持打扫馆内、外卫生,全天候保洁,院子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每月对花园、卫生区检查两次(15日、30日),公示结果,与本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即使休假或请假,也必须落实卫生区、花园代理人。无论是谁,迟到早退一分钟半天没工资。迟到早退两分钟,一天没工资。矿工一天罚两天工资。连续旷工3次,馆长有权除名。我们8点开会,7:50人都到了。

  科教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管理方法?

  王志杰:1984年有位主管全省文物的副省长孙达人。他当时提出来陕西文博系统六馆所体制改革,包括乾陵、昭陵、茂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文管所、钟鼓楼文管所。改革的关键是将权利放给馆长,人事权由馆长决定。我们的效果比较好,还向外推广茂陵经验。我曾兼任兴平县文教局副局长,没有人走后门给我安排人。省政府的64号文件给我也撑了腰。


王馆长奖章照片

  现在地方政府经济比较困难。我们搞成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靠我们自己挣钱来发工资。茂陵自身没有造血功能不行。我们单位的同志荣誉感很强、争胜心很强。目前,我们从地方到国家获得各级奖励达到240多次,我本人获奖80多次。我提出来再也不领奖了,这些奖都应该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笑)。

    科教网:很多地方的旅游纪念品都大同小异,茂陵博物馆有哪些创新?

  王志杰:茂陵有很多东西都是孤品。比如茂陵四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在全国的博物馆都不齐全,我们四个都全,这是一个优势。再一个瓦当拓片很多,像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等等。茂陵有6个瓦当在全国是孤品,分别是加气始降、屯泽流池、光耀西宇、道德顺序、流远屯美以及十二个字的瓦当‘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这就是游客来后喜爱的地方。包括延年益寿、永寿无疆。我这的字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好几十种,最漂亮的书法我挑出来后搞了一套,精工拓制的拓片,深受游客喜爱。我一年就这个收入很厉害。

  科教网:好的,我们的问题就这些,谢谢王馆长。

    王志杰:也谢谢你们。 

    记者手记:

    五陵原上“掌门人”王志杰

  采访及参观茂陵博物馆期间,王志杰馆长招待大家在博物馆开发的农家乐里用餐。菜品以兴平特色小吃为主,素淡可口。王志杰年纪最长,他却不时为大家夹菜、分凉皮。用餐结束后,不少人拿着王志杰的著作《茂陵珍闻》找他签名,他就地用垃圾桶当书桌,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为大家签名,字写完了,书封依然干干净净。有人摸了摸其他的垃圾筒,每一个都干干净净。

  王志杰对卫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茂陵博物馆里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有一个初秋的早晨,当时年逾花甲的王志杰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把小铲、一条旧毛巾,旁边放着半盆水。他先把旧毛巾蘸湿,使劲儿擦干净地上的鸟粪。擦干净后,腰都来不及直一下继续擦。王志杰身后有人在看表,5分钟后,王志杰放下手上的活,和大家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会时大家都说地上的鸟粪难清理,但是我只用了5分钟就清理了一大片。”看到老馆长这么做,大家也都拿着工具去自己的卫生区清理鸟粪去了。

  谦逊又严格、温暖也刚强、脚踏实地同时放眼未来,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词很好地融合在王志杰馆长身上。离开茂陵博物馆的时候,王志杰馆长坚持送记者出来。馆内古曲悠扬、清风徐来,令人恍惚有今夕何夕之感。快到博物馆大门口的时候,有两位僧人拜访王志杰馆长,记者请王馆长留步,王馆长再三致意方才离去。

  走出茂陵博物馆大门,记者久久回望,五陵原上、有这么一处所在,因汉风浩荡令人神往,更因她的“掌门人”的襟怀令人驻足。(文/张慈真)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