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赵氏骄傲】书画艺术家——赵文   

www.xibuxinwen.com(2018-05-24)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张丽)赵文,字朴,号白鹿居士,笔名赵朴,祖籍江苏,1967年生于西安。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院士,中国名家书画院教授,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安楹联书画院副院长,陕西云海书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

 
  九岁起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先后师从李树琪、刘自椟、张范九、曲值。作品曾在“三溪杯”、“墨苑群芳”,“国税杯”、“唐诗、宋词、元曲”“天宝杯”等全国书画大赛中十余次获奖。多次在《华商报》、《青少年书法》、《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文化市场》、《警务周刊》、《公交报》等报刊上报道或发表作品。并被载入《当代书法名家珍品博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选萃》、《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家珍品集》、《2007年中国职工书画摄影作品集》、《建国六十周年书画展作品集》、《西安•澳门书画摄影获奖作品集》、《云海书画作品集》、《三秦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多次参加西安总工会及陕西省书协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西安世园会名家书画作品展,建党九十周年书画作品展,迎十八大书画作品展。2007年2月4日应陕西省电视台邀请,参加《今天我主播》栏目推播宣传活,现场挥毫泼墨。2012年8月22日做客金狮华纳艺海人生节目组,录制《书法家赵文》专访上、下集在百度、新浪网发布。
 
  作品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邮票、明信片收录发行。
 
  作品被政府机关作为礼品赠送国外友人,并被瑞士、西班牙、德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收藏。
    书画兼善写大美,逸笔着意尽苍茫
 
  一一著名书法家、画家赵文先生书画艺术略读
 
  文:陌上寒烟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自古文人与书画就有不解之缘,从唐代诗人王维始,以诗入画,以画入诗文之风大行。南北宋时期,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更是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邓春的“画者,文之极也”等理论又将“文”与“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是系统的文人画理论。此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时至今日,文人画画,画家写文更是蔚然成风。
 
 
 
  纵观赵文先生笔下的画作,不论是表现秦岭山水的大写意之作,还是精工细琢的花鸟鱼虫儿,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律是解衣盘礴般恣肆狂放的画风,每每能与机杼关节处翻手云雨,融会贯通;其大凡写意,逸笔草草,动静之间,破形传神;而在泼墨山水上更是大挥大写、大开大阖、酣畅淋漓,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他笔下的线条或柔韧或粗犷,给人以生生不息之感。而置身于他笔下空灵的境界里,仿佛能让人瞬间斜逸横出于喧嚣的红尘,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安宁。
 
 
    对于中国画的学习,自古就以临摹为主。明代沈灏在《画尘》中就有“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而各朝代的名家,如董源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黄公望隐虞山即写虞山,皴色俱肖,且日囊笔砚,遇云姿树态,临勒不舍。郭河阳至取真云惊涌作山势,尤称巧绝。赵文先生出生于古都长安又长于长安,每日推窗皆可见秦岭,常感怀八百里秦川大地之美,垒山川万壑于胸。他的山水画皆以秦岭为摹本,其笔下的山水,因四时不同而倍加迥异。夏日花青淡淡,别致典雅;秋山则莽莽苍苍,雄浑厚重。凝眸细观,起笔处如奔马绝尘,落笔处则如万流归海,在虚实之间,犹如鬼斧般造景、造境,把秦岭的大美尽现在观者眼前。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仅仅凭其中一幅画就可窥见一斑。
 
 
   我也曾见过几幅赵文先生的花鸟儿画,其画作与自然幽微处得其生机之妙美,用笔工而不俗,写意之作更是豪放而不糙,一气呵成,有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骨,让人观之再观,爱不释手。
 
  凭心而论,我所认识的山水花鸟儿画家也不算少,其中或有应用传统笔墨,或有吸收西画素描元素结合光影及透视原理作画的。赵文先生算是中国传统笔墨文人中的一个,他笔下的山水花鸟儿,秉承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他的画既细腻又生动,落笔处或清淡典雅,或拙朴厚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中国画从古代发展至今,一直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云:“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古人曾以“如锥划沙”、“如虫蚀木”、“如折钗股”等来形容用笔产生线的效果和力量。而书法中讲究的以中锋用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按”结合,则是中国画用笔的核心。
 
  元·赵孟頫在《竹石图》后跋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意即用飞白笔法画石头,用大篆笔法画林木,用楷书笔法画竹子,这样来表现对象的形质。毋庸置疑,这与苏、黄、米等人主张用书法入画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赵文先生自幼研习书法,因此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研习书法要持之以恒,更是一辈子的工程,只有勤学苦练,方能临场发挥自如,横出鬼神之笔。学书者更要重视临古帖,古代先贤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然而今人忽视,曾看书展画展,很多学书者仿今人的,乍一看是某某名家的作品,走近一观却是作品粗糙的仿品,只得其表,没取其髓,这都不好,应该说是悲哀。
 
  在他看来,书法读懂才能写好。悲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学书者还没读懂,把书法当写一手漂亮字者比比皆是,要么就是胡轮乱造,更有甚者吹嘘自开创了八体书法,可笑至极,悲哀至极。书法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书法并非多写,更在多读,只有读懂才能写好。宋代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妙在于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得。书道善学者,因不取原本,从万类而求之,真师造化,古人修学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读与行,无非见明人物理是也。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何为神?易辞曰:阴阳不测谓之神。
 
 
 
 
 
    赵先生与政要领导及名家合影
 赵先生与陕西省原省委书记张勃兴
赵先生与«三国演义»关公扮演者陆树铭
 
  赵先生与书画界各名家合影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